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标题:
今日苏州河,上海旅游攻略
[打印本页]
作者:
苦行僧
时间:
2020-6-2 00:31
标题:
今日苏州河,上海旅游攻略
1974年,从当时
中国
仅有的一本科普杂志《自然辩证法》中,读到一篇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的专文,那时还没有“环境污染”这个中文表述,使用的是
日本
的概念,叫“公害”。文中列举了工业化国家重要的环境污染事件,如1952年12月
英国
的
伦敦
烟雾事件,1956年
日本
的水俣病,同样在1950年代
美国
洛杉矶
光化学烟雾等等,也介绍了一些环境治理的案例。印象最深刻的是说到了
英国
的
泰晤士
河治理。由于工业污染与因人口集聚造成的生活污染,1950年代的
泰晤士
河已经是一条“死河”。从1960年代开始,
英国
开始了对
泰晤士
河的综合治理。从那篇文章看到,经过10多年的治理,
泰晤士
河已经恢复了生机,多年未见的鲑鱼、海鳟鱼又已出现,等等。
当时就想到,
上海
就有一条“死河”,也就是吴淞江的
上海
段,俗称“
苏州
河”。19世纪中叶以后,
上海
的工厂企业首先沿
苏州
河布局。由于完全没有环保观念更没有相关法制,工业污水直接向河里排放,沿岸贫民的生活污水同样如此。进入20世纪以后
苏州
河可谓是“臭名昭著”;从我记事时起,就记得乘坐公共汽车路过,几十米外就能闻到臭味。真难以想像沿岸居民怎么个过日子;更有甚者,那时
苏州
河上还有小船通行,还有吃喝拉撒都在船上的船民。多少年代以来,
上海
就是东方的发达都市,“十里洋场”;1949年以后更是
中国
经济的支柱,贡献了多少多少的产值和财政收入等等,但恶臭的
苏州
河就是
上海
甩不掉的脓水,
上海
的耻辱。据说
黄河
水清是上千年
中国
梦,但至少在我的少年时代,感觉中那时的
上海
人几乎不会有
苏州
河水清的梦想。
1980年代,
苏州
河治理终于启动。第一个重大目标是消除黑臭,第一个重大项目是污水截流——也就是说污水不再直接排放入河,而是进入合流管道,经几级处理后排入长江。据说这个工程使用了部分世界银行贷款;为这个工程
上海
的水费每立方米提高了1分钱(当时的水费不记得了,也查不到,应该是一角钱上下吧)。1990年代中,合流排污工程竣工运行。大约在1995年吧,我曾前往参观过
苏州
河岸边的彭越浦泵站。工程的设计目标,好像是15年(记不确切了)基本消除黑臭。接待我们的一个技术管理人员认为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他介绍说按那个泵站的能力,18个月就能把
苏州
河下游的水全部抽到污水处理厂过滤一遍。现在从网上查到,到2008年,
苏州
河直观上已消除黑臭。以后当然水质逐年改善,某一年听到河中已能看到小鱼,河边能看到水鸟;又听说
苏州
河上开设了游轮旅游项目。
苏州
河的普陀区段
河中的巡逻艇
苏州
河的治理是一个综合工程。除合流排污、支流截污,还有河道疏浚、调水(主要通过吴淞路闸桥涨潮关闸、落潮开闸,将
苏州
河水体变成由西向东单向流动的河流,使
河内
的污水不再因潮水的涨落而上下回荡)等。20多年来,
苏州
河周边也实现了布局的调整:鳞次栉比的工厂、仓库、河运码头基本迁出。一些厂房、仓房改造成了创意基地,更多的地方建成了高品质的住宅,又有不少大型商务、商业楼盘;沿河绿带已成规模。今天的
苏州
河,走走看看,也还不错了吧?
河边绿地中一颗柚子树
河边的商务楼盘
河边的
上海
游艇会
再奉上两张
上海
秋景
再看
泰晤士
河。现今的
泰晤士
河,是举世闻名的景观河流,据说鱼类已有100多品种。以此为标杆,
苏州
河的治理只能算是刚刚起步。一百几十年的污染,要真的消除,有那么容易吗?
欢迎光临 长沙163自行车俱乐部 (http://bike163.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