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需的车身倾角必须依据抓地力及过弯时的车速而定,如何判断速度、抓地力、煞车以及弯道半径对车身倾角的影响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然而人类以及其它动物却早已运用自如了。当速度高于习惯的速度时,困难度也会增加,在奔跑的时候,我们会根据速度、转弯半径、是泥土路还是草地来判断以避免滑倒。骑乘自行车时道理相同,不过失误所可能导致的后果更严重。 转弯需要对动态环境的反射动作,这种反射动作经常出现在年轻人身上,然而因为长年疏于练习而不易唤起这份本能。只要摔一次就会造成强烈的怀疑而丧失信心,所以谨慎的练习是重建这个技艺的不二法门。 平衡舵 ( Countersteer ) 平衡舵是大家所熟知的主题,也是人类新进发现如何赖以平衡的方法。有一点较不为人熟悉的是,两轮车只能靠平衡舵达到平衡,别无他法。在手掌上倒立竹竿与在路上骑自行车就是应用这个原理。支点位于重力的下方,朝重力与向心力及离心力三者之合力的方向移动,藉以维持平衡。由于道理明显,彷佛自然天成,虽然足球、棒球及曲棍球选手很显然的在应用这个道理却没有人提到过。 煞车 现在各位已经了解转弯的基本原理了,至于要如何提高过弯速度则必须巧妙的运用煞车。除了要了解车身倾角外,煞车技巧的纯熟与否往往决定过弯速度的快慢。进弯时,如果轮胎抓地力足够,可以采用前煞车为主的方法减速,因为煞车时重量几乎全部加在前轮,后煞车几乎没有用处,前煞车可以迅速的降低车速。一旦进入弯道,由于车身倾角增加,越来越多的抓地力要用来抗拒侧滑,不过这样也不表示不可以使用煞车。惟此时要同时使用前后煞车,因为前后轮都没有多余的抓地力可以使用,而且在缓减速时,重量移位到前轮的现象也比较不明显。若要体验后轮浮起的现象,请以慢速度练习。 在弯道中煞车 为什么要在弯道中煞车?因为如果在进弯之前完成所有的煞车动作的话,进弯速度会不够快。预估通过弯道顶点的最高速度十分困难,况且整个弯道并非同心圆,在通过弯道顶点之前必须一直修正速度。恐惧在弯道中煞车通常是因为在需要同时精密调节前后煞车力道的技术路段上,未能妥善运用煞车技巧而跌倒所致。 在抓地力良好的地方猛力使用前煞车会明显的感觉到重量由后轮移往前轮。这个动作必须在进弯之前完成。当抓地力不良或倾角很大时,减速与重量移位都很轻微,因此同时轻轻的使用前后煞车较为适宜。如果抓地力明显不足时,只能使用后煞车,因为后轮侧滑时还有机会恢复平衡,而前轮侧滑的话,几乎无法救挽。在积雪深厚的地方例外,这种情况下,前轮可以像雪橇般滑行。 在最大倾角时使用煞车 在弯道中煞车时,以抓地力良好的情况为例,倾角45度,等效离心力为1G,当以1/10 G的力量煞车时,会使轮胎的受力增加5%。煞车合成向量是两个加速度平方和的平方根即 √( 1² + 0.1² ) = 1.005 也就是增加0.005。换句话说,在最大倾角转弯时,还有足够的空间可以使用煞车,因为倾角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煞车可以迅速降低倾角进而允许更进一步的煞车。基于这个道理,几乎所有的赛车手都会在进入弯道顶点之前同时使用前后煞车。 避震器 除了倾角与煞车之外,避震器对下坡也有明显的帮助。未装设避震器的单车用车手的双脚取代。路上有小起伏时,没有必要以立姿骑乘,只要稍微把重量移开座垫即可;路面崎岖不平时,必须与座垫保持距离,避免重量加在座垫上。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坐在座垫上会导致视线模糊,还有一个是跳过障碍物时会造成抓地力不平均。这个理论是为了维持轮胎接地的负荷一致。 倾斜车身,骑士,抑或两者 有些车手相信伸出一只膝盖或把身体倒向弯道内侧可以帮助过弯,伸出一只膝盖与越野机车骑士伸出一只脚的风尚相同。在铺设路面上,这种举动没有益处,但是可以增加信心,然而在崎岖路上更会妨碍骑乘。任何不在车身延伸平面上的体重都会对单车造成侧向负荷,而此侧向负荷在崎岖路上会影响车子的行进,采立姿骑乘时更会增加困难度。 欲确认这一点,滑行骑下一段粗糙路面,以单脚站立于踏板上,让车身倾斜,察看车子如何走过崎岖路面。相反的,如果保持身体重心落在车身延伸平面上的话,你可以放手安然骑过同一路段。让车身倾斜时,崎岖路面会干涉前叉控制行进的方向,特别是在转弯时更为明显。让身体重心落在车身延伸平面上是最稳定的骑乘姿势。 外侧踏板朝下 经常听到有人说让外侧的踏板朝下可以帮助过弯。虽然很多老经验的车手都这样做,并不是因为此举可以改善抓地力,真正的理由是:这样可以让车手较轻易地以固定的膝关节将体重移离座垫,这个动作只能用外侧的踏板,因为内侧的踏板会撞及地面。不过,在崎岖的路面以伸直的单脚站立是不够的,因为笔直的脚无法吸收路面的跳动,也无法让车手的臀部远离座垫以避免被弹起。在崎岖路面上,臀部离座垫要远一点,避免臀部受到冲击,保持踏板于水平位置,以双脚之膝关节吸收震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