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缓解精神压力 改善心肺功能 运动是增强身体免疫能力的最好办法,还能缓解心理精神压力,是促进身心健康的方式。骑单车是一项有氧运动,有一定的负荷与强度,当运动量超过某一阶段时,体内便会分泌脑内啡和儿茶酚胺。不同的研究指出,脑内啡和儿茶酚胺的增加能提高身体应付日常生活中面对压力的能力,加强主观心理的良好感觉。甚至有一些研究发现当体内缺乏儿茶酚胺时,就会引起一些负面的情绪,甚至导致抑郁。 骑单车缓解精神压力 适量的单车运动有助加强身体的血液循环、增加氧气供应到身体各部份,故除了可用作运动后的缓和及恢复外,也能消除运动后的肌肉紧张及疼痛,减轻这些不适带来的精神压力。同时当运动者的注意力集中在骑单车上,能够让因工作压力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认知系统得到纾缓和休息。 此外,每次去骑车无论路线、方式、强度和时间都可以由自己控制,并可因当时天气情况而作出应对,计划与进程都由自己掌握,每次一点点小小的成就感会慢慢积累起来,能增强自我控制感及自信心,更可增强自我肯定的感觉。 所以经常以骑单车作为交通工具,或消闲活动,既可改善整体的体适能、心肺功能,更是一种很有效促进心理和精神健康的运动。 骑车有技巧,掌握好的技巧让骑行更轻松。骑行在路上,会遇到各种情况,上坡逆风骑行是最艰难的。 上坡骑行 上坡和逆风时骑车 遇到上坡和逆风怎么办?我们体会是,先按原来力气骑车,累了多休息几次,每次休息时间不要太长,5-10分钟就可以。 在国道线上行车,坡度相对要小些,通常上坡不成问题。遇到陡坡难上时,可以“之”字形线路走 ,这样可减小坡度。有时坡陡骑不上,甚至车会退下来怎么办?这时也不用怕,骑变速车者可调低车速慢慢而上,骑普通车者也不用发愁,我的经验是双手向上提拉车把,便于双腿更有力地向下蹬,同时,身体重心前移,脚掌也从踏板上向前移,用靠近脚跟的部位接触 踏板,这样便于用力 ,而后用大腿圧小腿,通过足根部直接用力蹬车。这样可借助体重、大腿发力,经小腿、脚根部(用脚尖、脚掌会分散力量 ,也会使脚掌疲劳)将力直接传自行车踏板上,从而增强了蹬车力度,车就会慢慢上坡,不会退下来了。我就用这种方法登上了天目山的昱岭关,翻过了秦岭和六盘山,而且几乎每次都比车友的山地车上的快。 当然,在这种情况下骑车是最累的,各人要量力而行。上坡走“之”字形时要注意安全,往往在转变处坡最陡,要注意来往车辆。坡陡骑上不去时,应下车休息一会儿再上,老年人和休弱者宜下车推行。 爬坡是很累的事,需要人的体力和毅力,但可以使自行车旅行更具有情趣与回味,一旦登上坡顶,可有独特的享受。 骑自行车旅行遇上逆风是最头痛的事,因上坡虽难,但接下来就是下坡,可以轻松一阵子,而逆风有时在下坡时也不好骑,这时可放低车把,或弯曲双臂,也可靠在车把下,并低下头,降低身体重心,以减少风的阻力。低头后视野缩小,要时时注意安全,尤其是遇到横逆风时,特别要小心, 应注意来往车辆,因为这时无论是前面来车还是后面来车,尤其是大型卡车,都会使自行车左右幌动,容易发生意外。而且,这时往往由于体力消耗很大,人很疲劳,手脚又没有平时灵活 容易发生意外,希望车友们一定要注意安全。一般六级的逆风还能骑,八级以上的逆风应考虑休息。 下坡骑行 下坡和顺风时骑车 下坡和顺风,是自行车旅行中最舒服的享受,这时,上坡时的劳累早已抛至九霄云外。有时可以不蹬一脚, 可一连趟车几公里。但下坡中遇到坡陡、路弯、地面不平、或有可能突然窜出车辆及行人时要特别注意安全。这时应从坡顶就开始握紧煞车,以免措手不及 ,至少应该边下边煞。 遇到陡坡,即使一眼望去路面宽阔平坦,也要小心。 我遇到过两种情况,一是路上可能有小石块,开始看不见,等到看见已来不及避开,这时车速很快,急转弯更危险;二是车到山下时,山间突然吹来一阵横风,自行车在高速下左右飘动,很难控制 ,希望车友们对这种情况有所警惕。要经常检查煞车闸皮,煞车不良应及时调整或换去闸皮。我的车友就因煞车失灵而在黄山下坡时狠狠摔了一跤。我们是“吃一暂,长一智”,希望新上路的车友不吃一暂也长一智。 骑赛车是很多男性都喜欢的运动。而赛车的车把要比车座稍低,男性在骑行时重心前倾,腰弯曲度增加,会使睾丸、前列腺紧贴在座垫上。这两个部位在受到长时间挤压后,易出现缺血、水肿、发炎的现象,从而影响精液的正常分泌及精子生成,容易导致不育。 骑赛车易造成男性不育 骑行有技巧 对策:骑赛车每天不应连续超过一小时;骑行时应套上“海绵垫”,防止睾丸和前列腺受到挤压。 |